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老照片修復案例 >
具有收藏價值的老照片的鑒定方法和具體步驟!
2022-12-20 10:53老照片修復案例 人已圍觀
簡介在本文中,我們將為古董照片收藏家和讀者們提供常見的老照片鑒定方法,只要通過簡單的檢查和研究,就能夠幫助你對手頭大多數古董照片的處理工藝包括處理形式、拍攝的大概時代
在本文中,我們將為古董照片收藏家和讀者們提供常見的老照片鑒定方法,只要通過簡單的檢查和研究,就能夠幫助你對手頭大多數古董照片的處理工藝———包括處理形式、拍攝的大概時代等有一個科學的了解。另外,你還要清楚地知道檢驗照片的基本限制:在檢驗過程中絕對不能損害照片,也不能打開照片的封裝或將其從襯板上取下———即使照片需要清洗———否則會影響照片的估價。
剛開始了解不同工藝制作的照片的基本特點,附表可以幫助您熟悉早期照片處理工藝的分類和分支關系。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特點用肉眼即可觀察出來,不過有時候一只放大鏡還是鑒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別是檢查相紙的材質以及影像粒子的特點等時候更為重要。下面介紹各個時代照片處理工藝及其特點。

1848-1860年的蛋白負片(Albumen Negatives)。很難鑒定,它們看起來與膠棉濕版工藝負片完全相同。
1839-1855年及1890-1900年的鹽紙工藝(Salted Print)。由塔爾博特(Talbot)研究成功的這種工藝通用性十分好,可以用于任何一種粗紋相紙。鹽紙工藝沖印出的影像帶有一種紅棕色,目前這種工藝沖印的照片大多數褪色為黃色,根據褪色程度(如已經全部褪色為黃色或照片的邊緣剛剛開始褪色)以及用同期的蛋白負片作為比對參照物可以大致確定其年代。
1842-1950年的氰版照相法(Cyanotype)。這種影像處理工藝由赫胥爾(Hershel)研制,以素描紙或制圖紙為基層,顏色為典型的普魯士藍。
1860-1930年的碳素工藝(Carbon Print)。由于這種處理工藝采用了很厚的黑色凝膠,從高光部位到暗部的過渡有明顯的邊緣輪廓線,顯示出一種浮雕效果。由于這種處理工藝不存在褪色問題,影像可以持久保存。
1850-1900年的蛋白紙工藝(Albumen Paper Print)。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是采用薄紙上涂敷以蛋白和鹽而成,大部分形成微紅棕色影像(高光部位為黃色)。有一些經過改進的工藝變種可以減少沖印成的影像中高光部位泛黃的程度。不同的感光材料涂層形成的高光部位非常明亮。CDV是這種處理技術的代表。
1870年之后的碘化銀相紙(Calotype Paper Print)。用放大鏡觀察采用這種工藝處理的照片,可以看到影像是由圖案化或木紋狀結構組成的。
剛開始了解不同工藝制作的照片的基本特點,附表可以幫助您熟悉早期照片處理工藝的分類和分支關系。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特點用肉眼即可觀察出來,不過有時候一只放大鏡還是鑒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別是檢查相紙的材質以及影像粒子的特點等時候更為重要。下面介紹各個時代照片處理工藝及其特點。

1848-1860年的蛋白負片(Albumen Negatives)。很難鑒定,它們看起來與膠棉濕版工藝負片完全相同。
1839-1855年及1890-1900年的鹽紙工藝(Salted Print)。由塔爾博特(Talbot)研究成功的這種工藝通用性十分好,可以用于任何一種粗紋相紙。鹽紙工藝沖印出的影像帶有一種紅棕色,目前這種工藝沖印的照片大多數褪色為黃色,根據褪色程度(如已經全部褪色為黃色或照片的邊緣剛剛開始褪色)以及用同期的蛋白負片作為比對參照物可以大致確定其年代。
1842-1950年的氰版照相法(Cyanotype)。這種影像處理工藝由赫胥爾(Hershel)研制,以素描紙或制圖紙為基層,顏色為典型的普魯士藍。
1860-1930年的碳素工藝(Carbon Print)。由于這種處理工藝采用了很厚的黑色凝膠,從高光部位到暗部的過渡有明顯的邊緣輪廓線,顯示出一種浮雕效果。由于這種處理工藝不存在褪色問題,影像可以持久保存。
1850-1900年的蛋白紙工藝(Albumen Paper Print)。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是采用薄紙上涂敷以蛋白和鹽而成,大部分形成微紅棕色影像(高光部位為黃色)。有一些經過改進的工藝變種可以減少沖印成的影像中高光部位泛黃的程度。不同的感光材料涂層形成的高光部位非常明亮。CDV是這種處理技術的代表。
1870年之后的碘化銀相紙(Calotype Paper Print)。用放大鏡觀察采用這種工藝處理的照片,可以看到影像是由圖案化或木紋狀結構組成的。